绍兴造纸业、印刷业的发展(一)

发布时间:
2017-03-21 14:29:54
阅读次数:

绍兴的造纸、印刷业,历史较为悠久。造纸业兴起于三国(220~280)东吴之时,此后用本地原料制造的纸张,名品迭出。从剡藤纸、越州 竹纸、鹿鸣纸到乌金纸,不仅作为文化用纸而受到名家青睐,而且为境内印刷业的繁荣提供了条件。印刷业的兴起晚于造纸业。自唐以后,雕板印刷历宋、元、明、清各代,以其雕刻精细、纸张优质,印刷品得以存在,现尚散见于国内外一些著名图书馆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造纸业受原料制约,虽产量不多,却工艺改进,质量提高,纸制品得到迅速发展;印刷 业除承印书刊业务外,包装装潢印刷发展尤快。1990年,全市有乡及乡以上办造纸、纸制品、印刷企业109家,从业人员7661人,年产值14841万元,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0.78%。

手工纸

南宋嘉泰《会稽志》记载:“王右军为会稽内史,谢公(一作桓温)就乞陟厘纸(一作侧厘),库内有九万枚(一作五十万),悉与之,以此知会稽出纸尚矣。”境内手工造纸,以藤、竹、楮、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,较著名者有剡藤纸、竹纸、鹿鸣纸、乌金纸等。

剡藤纸    剡溪两岸自古多藤,为造纸好原料。唐舒元舆《悲剡藤文》曰:“剡溪上绵四五百里,多古藤”,又曰:“溪中多纸工,万斧斩伐无时,擘剥皮肌,以给其业。”唐顾逋翁《剡纸歌》亦有“剡溪剡纸生剡藤,喷水捣为蕉叶棱”之句。剡藤纸以其质地优异,于东晋中叶,就有人主张“土纸不可作文书,皆令用藤角纸”。晋王嘉《拾遗记》载,张华作《博物志》,晋武帝赐以“青铁砚”、“麟角笔”、“侧厘纸”,后者为“南越所献”。唐李肇《国史补》所谓“纸之妙者”,其中就有“越之剡藤、苔笺”纸。唐代剡中还有一种“敲冰纸”,张伯玉《蓬莱阁》诗中有“敲冰成好手,织素竞交鸳 ”之句。敲冰纸用冬水制成,质地尤佳。此外,唐代剡藤纸著名品种还有笺、玉笺、粉云罗笺以及月面松纹纸、玉溪纸等。到了宋代,越州竹纸兴起,剡藤纸随之衰落。
    竹纸    宋代越州印刷业发展,纸张需求增加,以竹为原料的竹纸生产兴起。越州竹纸以纸质精良、品类繁多著称。竹纸中以姚黄纸、学士纸、邵公纸为上品(学士纸以太守直昭文馆陆轸所制得名,邵公纸以提刑邵所制得名),展手、常使纸亦颇有名。越州竹纸具有纸质光滑,着墨润泽,书写流利,久藏色不变、虫不蠹等特点。南宋建炎、绍兴以前,书简往来多用之。尤为书法界所珍爱。苏东坡致程德孺,嘱买“杭州程奕笔百枚,越州纸二千幅,常使及展手各半”。后人在整理东坡帖刻时,“大抵竹纸居 十七八”(嘉泰《会稽志》)。宋米芾《书史》称,越州竹纸“光透如金版”,用以习书,每日数十纸。 并作《越州竹纸》诗,有“越筠万杵如金版,安用杭油与池茧”之句。明、清两代,造纸业遍及绍兴府各县。明代嵊县产黄纸、白纸、桑穰纸被列为贡品;山阴、会稽两县所产鹿鸣纸,主要用于锡箔生产。清嘉庆年间,上虞以嫩竹造纸,品种有大笺纸、太元纸、中元纸、乌金纸等。清光绪十年(1884),诸暨有纸厂6家,年产纸3200担,总值25930圆,品种有京放、元书、白土纸、六报、大海放、小海放、四六屏、鹿鸣纸、坑边纸等。民国时期,绍兴地区造纸行业仍较兴旺。民国19年(1930)统计,全地区有造纸槽户1746户,纸槽1829个,从业人员10473人,产各类纸张20.41万件(块),总值113.64万元。产品有大小鹿鸣、南屏、元书、连七、连五、黄花边、连史京放、羊皮纸、溪屏、黄纸花笺、溪源、桑皮、草纸等。1951年,省手工业改进所派技术人员,到上虞下管小陈乡帮助个体纸农改良传统造纸方法。翌年又深入嵊县、新昌、诸暨指导纸农发展竹浆和纸品生产,新昌还专设土纸工业改进委员会。绍兴县南池、平水、漓渚、夏履等地,发展传统土纸生产,1953年全县产土纸2345吨。同时,嵊县、诸暨分别组建造纸合作社;新昌城关创办私营光明造纸厂,设4个工场,有纸槽20个,生产蜡纸、羊皮纸、伞纸等。1957年,全地区年产手工纸3828吨,产值380.46万元。至50年代末,机器造纸逐渐普及,手工造纸被取代。
    鹿鸣纸    由六名纸工制成,故初名“六名纸”,后更名为“鹿鸣纸”,为越州竹纸的一种。鹿鸣纸以嫩竹为原料,取刚抽枝未长叶之嫩竹,去竹青晒干,分段沤于石灰汁中,取出后漂净、捣腐,入纸槽中,用纸帘撩之,一帘一张,洒于弼中,燥而成捆。操是业者遍于境内各县,尤以山阴、会稽两县为盛。明、清两代,绍兴府城 及山、会两县锡箔业兴盛,为锡箔所用的鹿鸣纸生产亦久盛不衰。至民国时期,绍兴县所产鹿鸣纸,按产地分,有东山纸(旧称会稽纸)和西山纸(旧称山阴纸)两种。东山纸产地遍于旧会稽县境南部山区,有稽东乡裘村、下里溪、王村、尉村、下尉等;越峰乡杨宅、胡宅、相岙等;龙峰乡楼家坞、后坞等;横溪乡蒋坞、横路、沈村、黄壤坞等;王化乡宋家店、安基、陈家岙、板榜、溪上等。西山纸产于山阴县西南部山区,有 棠棣乡朱家坞、弦腔;夏履乡双桥村及南池乡各村。山、会两县鹿鸣纸产地,每村有纸户少则六七户,一般10多户,最多的山阴双桥村在30户以上。所产鹿鸣纸品种有京放、段方、大鹿鸣、小鹿鸣、九八、宁庄、小八等。民国19年(1930),绍兴全县有从业人员12000余人,年产鹿鸣纸七八万担。每担价格,民国19年最高为20元左右,民国24年最低为六七元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锡箔业逐步消亡,鹿鸣纸随之停产。
    乌金纸    为国内稀有手工加工纸,俗名小纸。纸张坚结而光滑,纯粹而耐用,多用于金箔、银箔、铝箔的褙贴和印刷装潢、佛像贴金等。乌金纸以嫩苦竹为原料,经去青、分段、沤於石灰汁、烧煮、漂洗、捣糊、和水、搅匀、竹帘撩浆、脱干等工序制成。清代,境内山阴、会稽、上虞3县均有出产。山阴由华家垫(今属萧山)华氏独家生产。口碑相传,乌金纸本轻利重,欲制者众。地方人士恐因此闹事,以从沸油锅中捞取秤锤的方法,确定生产专利权。华家垫华氏祖以沸油中捞秤锤的勇气,夺得专利权,以后世代相传,清代已颇具名声。清嘉庆《上虞县志》载:乌金纸出蔡林,品种有黄、白纸两种。民国4年(1915),上虞县境有玉记、汇丰源、协记3家乌金纸生产作坊,年产1000余副。1952年,玉记、汇丰源两家作坊,有从业人员11人,年产乌金纸236副,产值9444元。1956年,蔡林乌金纸始销海外,同年创办上虞东关乌金纸厂,产品纳入国家计划,销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江苏、福建等省、市,部分出口新加坡和香港、澳门等地。1990年,上虞有乌金纸厂2家,从业人员129人,年产乌金纸1479副,产值31.32万元。机制纸

机器造纸始于50年代。1957年,绍兴造纸厂投产,有职工70人,自制铁木结构造纸机1台。翌年产土纸、包装纸28.71吨。1958年,诸暨造纸厂投产,产机制纸13.7吨。1960年,公私合营新昌皮纸厂试产成功机制纸。次年易名新昌造纸厂。1963年,诸暨造纸厂被省轻工业厅列为生产火柴包装纸定点企业。1966年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。70年代,各县造纸企业相继开展技术改造,扩大生产能力,提高产品质量。1972年,绍兴造纸厂新置1250型及1000型单缸单网造纸机。1975年产纸435吨,被浙江省一轻局列为全省小纸厂扩大生产能力企业之一,贷款78.86万元,增置1575型造纸机及配套设备。同年,新昌造纸厂全面进行水、电 、气、浆配套改造,添加1575型双缸双网造纸机。1979年,开发成功凸版印刷纸,是年产纸3555吨,产值492万元,利税88万元。被省轻工业厅确认为浙东地区文化用纸重点生产企业,负责供应宁波、绍兴、台州3地区文化用纸。80年代,全市造纸生产快速发展,新产品增多。1981年,绍兴造纸厂产有光纸、包装纸1136.15吨(后转产为绍兴自行车总厂电镀车间)。同年,新昌造纸厂投资188万元,增置1760型多缸长网造纸机,形成 年产书写纸、凸版纸5000吨生产能力。1985年10月,诸暨造纸厂停止碱法草浆生产,改造排污设备,采用废纸和絮棉浆作原料,生产再生薄型火柴纸成功,获省“四新”产品奖。1987年又试产成功餐巾纸,产品“三花”牌餐巾纸,应用于宾馆、饭店及家庭,适销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6省。1988年,新昌造纸厂所产文化纸,占全省中小学课本用纸总量三分之一;并增产仿新闻纸,供《浙江日报》、《杭州日报》及温、台、绍等地7家新闻单位用。80年代末,诸暨造纸厂试产成功168/mA级餐巾纸,通过省级鉴定。该产品用絮棉为原料,经高温蒸煮和漂白消毒,按轻工业部质量标准测定,达到A级标准,属省内首创,获省优秀“ 四新”产品奖。在此同期,诸暨、绍兴、上虞、嵊县一些乡镇和村办纸厂相继采用机器造纸。 1975年,诸暨唐山乡机纸厂建成,嗣后,三都、思安、应店街等乡镇机纸厂投产。1980年9月,绍兴县造纸厂建成,生产美女牌皱纹卫生纸,并试产成功越兰牌药物卫生纸,填补省内空白。年产能力达6000吨。产品畅销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上海等省市。1988年,新昌县新林造纸厂投产,翌年生产瓦楞纸900吨。上虞县兴办玻璃纸厂,有生产流水线2条,生产工业用特种玻璃纸和食品包装玻璃纸,当年产玻璃纸226.4吨。

1990年,全市有造纸厂41家,其中全民企业2家,乡镇企业39家,职工3038人,年产机纸和纸板4.42万吨,产值7535万元,创利润760万元。